健康咨詢描述: 我想請問一下,晚上睡覺我老失眠,腦子里面老是靜不下來,老想著很多的事情,一刻也不會停下來。翻來覆去的老睡不著,我該怎么辦?也許是我在情感上受的打擊太大了吧!!
失眠是由于情志、飲食內傷,病后及年邁,稟賦不足、心虛膽怯等病因引起心神不安,從而導致經(jīng)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類病,失眠是臨床常見病,雖不屬于危重病,但常妨礙人們的正常生活,頑固性的失眠,給病人帶來長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對安眠藥的依賴,中醫(yī)通過調整人體臟腑氣血陰陽的功能常能明顯改善睡眠狀況,且不引起藥物依賴和醫(yī)源性疾患,因而頗受歡迎。中醫(yī)認為失眠有以下幾種情況:心火偏亢、肝郁化火、痰熱內擾、胃氣失和、陰虛火旺、心脾兩虛、心膽氣虛等。但中醫(yī)講究辨證施治,你最好到當?shù)刂嗅t(yī)院就診結合臨床,四診合參,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祝你早日康復!
你好!你可試用以下中藥方劑.(1)鄒云翔治療失眠癥的驗方方名:清熱安眠湯藥物:全當歸9g,生地15g,川芎2.4g,桃仁9g,紅花、黃芩、白蒺藜、蒲黃、龜板、麥冬、竹茹、龍齒、牛膝、夏枯草均為9g,柴胡、枳殼、陳膽星、甘草各3g,山梔6g,黃連0.9g,酸棗仁12g,火麻仁15g。功效:養(yǎng)血行瘀,疏肝泄熱。主治:失眠。癥見失眠通宵不能入睡,煩躁,頭昏,后腦及兩太陽穴疼痛,口味干苦,大便干結,小溲黃赤,舌苔黃厚,脈弦細。用法:水煎服,日1劑。(2)魏善初治療失眠癥的驗方方名:清鎮(zhèn)湯藥物:胡黃連、鹽黃柏、旱蓮草、竹葉、貝母、龍眼肉、朱茯神、石菖蒲、遠志、龍齒、煅牡蠣、黃芪、當歸、白芍、熟地、沙參、甘草。功效:益氣養(yǎng)血,清心瀉火,鎮(zhèn)靜安神。主治:失眠癥。用法:水煎服,日1劑。(3)劉仕昌教授治療失眠的經(jīng)驗①心脾兩虛:常見于老年衰弱、貧血、久病恢復期。癥見失眠早醒,飲食減少,疲倦乏力,面色萎黃,心悸,唇淡舌白,脈細弱。治宜益氣補血,養(yǎng)血安神。方用歸脾湯加減,常用藥:黨參、遠志、龍眼肉、茯苓、大棗、當歸、柏子仁、五味子等。若胸悶、苔膩加木香;便溏加白術;心悸甚者加磁石、丹參。②濁阻滯:平素嗜酒厚味,釀成痰濁,阻滯氣機。多見于中老年人患者,血脂高、動脈硬化者。癥見失眠多夢,頭目眩暈,胸悶,痰多,舌苔膩,脈弦滑等。治宜除痰化濁。方用溫膽湯加減,常用藥:半夏、陳皮、茯苓、枳實、竹茹、遠志、酸棗仁、柏子仁、丹參、夜交藤等。痰多加膽南星、貝母;頭痛加白蒺藜、蒼耳子。③肝氣郁結:婦女多見,尤其是更年期婦女,氣血易逆亂,肝氣易郁結,癥見失眠多夢,頭目眩暈,胸脅脹痛,口苦納呆,或見月經(jīng)失調,脈弦細等。治宜舒肝解郁,養(yǎng)心寧心。方用逍遙散加減,常用藥:柴胡、當歸、丹參、白芍、茯苓、酸棗仁、柏子仁、合歡花、夜交藤等。午后低熱、心煩、舌紅者加丹皮、山梔子;脅痛加郁金;月經(jīng)不調加益母草。④陰虛火旺:多見于老年陰精虧虛,或一些慢性病消耗性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高血壓、興奮型神經(jīng)官能癥、某些傳染病恢復期等患者。癥見失眠多夢,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弦細或細數(shù)。治宜滋陰降火,寧心安神。方用酸棗仁湯加減,常用藥:酸棗仁、知母、茯苓、黃連、阿膠、麥冬、夜交藤、柏子仁、珍珠母、丹皮等。低熱者加地骨皮、白薇、生地等;汗多加浮小麥、生牡蠣等。(4)李今庸教授運用半夏治療失眠的經(jīng)驗:李今庸教授認為半夏治療失眠癥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良好的效果。如古方瓜蔞薤白半夏湯、半夏茯苓湯、溫膽湯、《小品》流水湯、半夏秫米湯等,雖均為復方而不是半夏單味,但諸方中的共同藥物是“半夏”,而所主治的病證則是“失眠癥”或兼有“失眠”之證,瓜蔞薤白半夏湯,正是在瓜蔞薤白白酒湯主治胸痹主證基礎上而多“不得臥”一證,才于方中加入“半夏”一藥以成為其方的,故半夏之能治失眠無疑。半夏生當夏季之半,陽極之時,感一陰之氣而生,有化痰蠲飲、祛邪降逆功用,故能導盛陽之氣以交于陰分,邪去經(jīng)通,陰陽和得,而失眠之證愈也。(5)老中醫(yī)賈孟齡治療失眠癥的經(jīng)驗①思慮傷脾:治以補益心脾,用蠲夢湯加減:黨參、焦棗仁、磁石各30g,生地、山萸肉、夏枯草、龍骨各15g,蘇子、降香、半夏各10g。②心腎兩虛:治以交通心腎,安神益肺,用酣眠湯:黨參、酸棗仁各30g,茯苓、生地、山萸肉、遠志、麥冬各15g,石菖蒲、當歸各10g,砂仁、肉桂、黃連各3g。③陰虛火旺:治以養(yǎng)陰清熱、交通心腎,用安寐湯:龜板、鱉甲、生地、熟地、柏子仁、半夏各15g,草決明、石決明各12g,遠志、石菖蒲、焦棗仁、夏枯草各10g。(6)樓百層老中醫(yī)治療神經(jīng)官能癥失眠的經(jīng)驗①單純型:心血不足而導致的神衰失眠癥,運用鎮(zhèn)心丹方加減治療:熟地12g,黨參、天麥冬、山藥、茯神、酸棗仁、青龍齒各10g,五味子、遠志各6g,靈磁石24g。②夾雜型:由于胃納呆純,故而出現(xiàn)“胃不和則不安”,運用十味溫膽湯加減治療:姜半夏、茯苓、黨參、青龍齒各10g,生地12g,酸棗仁、陳皮、遠志、五味子、枳實各6g。
溫馨提示:
生活有規(guī)律,定時上床,晚餐不宜過飽,睡前不飲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