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問題描述:高考期間煩躁不安,情緒波動極大,分不清主次,輕重,考試時懈怠極了
您好!
胸中熱而不安叫“煩”,手足擾動不寧叫“躁”.煩與躁常并稱,但有虛實寒熱的不同.
溫?zé)岵⌒盁崛肜?則見高熱,口渴,胸中煩悶,手足擾動,是陽明實熱.因陽明主四肢,熱盛故四肢擾動.大都由煩到躁,稱為“煩躁”;如只是煩熱口渴,無手足擾動的,則稱“煩渴”,這是熱盛傷津之象.均屬實熱證.
熱性病后期或外感病經(jīng)過汗,吐,下后,余熱未清,胸中煩熱,睡眠不寧,這是虛火內(nèi)擾,稱為“虛煩”,屬虛熱證.
若煩而身冷,手足作無意識動作,形倦神疲,口乾不飲,脈細(xì)弱,稱為“躁煩”,是虛陽擾動,屬虛寒證.
煩躁
證名.心煩躁動之證.煩為心熱,郁煩;躁為躁急,躁動.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煩與躁常并見,而有先后之別.《傷寒明理論》卷二:“所謂煩躁者,謂先煩漸至燥也.”若先躁后煩,則稱為躁煩.煩躁有虛實寒熱之分.在外感熱病中,凡不經(jīng)汗下而煩躁者多汗,汗下后煩躁者多虛.《類證治裁·煩躁》:“傷寒有邪在表而煩躁者,脈浮緊,發(fā)熱身痛,汗之則定,大青龍湯.有邪在里而煩躁者,脈數(shù)實有力,不大便,繞臍痛,下之則定,承氣湯.有陽虛而煩躁者,汗下后,晝煩躁,夜安靜,脈沉微,身無大熱,干姜附子湯.有陰盛而煩躁者,少陰癥,吐利,手足冷,煩躁欲死,吳茱萸湯.”溫?zé)岵”砝锞銓?三焦大熱,煩躁大渴者,選用白虎湯,黃連解毒湯,涼膈散,承氣湯,三黃石膏湯等方(見《傷寒緒論·煩躁》).內(nèi)傷因臟腑實熱而致煩躁者,治宜清熱瀉火.《張氏醫(yī)通·神志門》:“火客心包,或酒客膏粱,上焦不清,令人煩躁,宜芩,連,山梔等涼藥為君,稍用炮姜為使,甚則涼膈散下之.”
祝您早日康復(fù),再見!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fēng)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shù)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fù)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