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tǒng)疾病,其病原體多種多樣,包括淋球菌、非淋球菌性細菌、大腸埃希菌、單純皰疹病毒、念珠菌等。
1.淋球菌:淋球菌是淋病奈瑟菌的俗稱,是一種革蘭氏陰性雙球菌,主要侵襲泌尿生殖道的柱狀上皮細胞,對移行上皮細胞也有一定的侵襲性。淋球菌的菌毛能夠使其黏附在尿道黏膜上,這是感染的第一步,還可以產生分解酶,破壞尿道黏膜的屏障,從而進入黏膜下層引起炎癥。
2.非淋球菌性細菌:主要包括沙眼衣原體、解脲支原體、生殖支原體等,沙眼衣原體是一種專性細胞內寄生的微生物,有獨特的發(fā)育周期,包括原體和始體兩種形態(tài)。原體具有感染性,能夠吸附在尿道黏膜上皮細胞表面,通過內吞作用進入細胞內,在細胞內繁殖并引起炎癥。解脲支原體和生殖支原體則是能夠獨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它們可以黏附在尿道黏膜上,利用自身的代謝產物和酶,破壞尿道黏膜的正常結構。
3.大腸埃希菌:大腸埃希菌是革蘭氏陰性桿菌,是腸道中的正常菌群,但在一定條件下可引起尿道感染。同時,具有多種毒力因子,如菌毛可以幫助細菌黏附在尿道黏膜上,內毒素可以引起炎癥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尿痛,尿液可能混濁,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發(fā)熱、寒戰(zhàn)等全身癥狀,尤其是在感染上行引起腎盂腎炎時。
4.單純皰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分為HSV-1和HSV-2型,HSV-2主要引起生殖器皰疹,也可累及尿道。病毒具有嗜神經性,感染后可潛伏在神經節(jié)內,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病毒會被激活,沿著神經纖維遷移至尿道黏膜,在黏膜細胞內復制,導致細胞壞死、破裂,引起炎癥。
5.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是引起尿道真菌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在正常人體的口腔、胃腸道、陰道等部位都有存在。當機體免疫力低下、長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質激素、患有糖尿病等情況時,念珠菌會大量繁殖,可以產生芽生孢子和假菌絲,假菌絲能夠增強念珠菌對尿道黏膜的黏附能力,從而引發(fā)感染。
為了預防尿道炎,建議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避免過度清洗可能破壞正常菌群的平衡,定期排尿以減少細菌在尿道中的滯留時間,以及在性行為后盡快排尿。如果出現(xiàn)尿道炎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并遵循醫(y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