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家住長沙岳麓區(qū),小區(qū)周圍無確診和疑似病例。 從元月27號從江西返回長沙后一直在家,最近14天,下樓3-4次,出小區(qū)共二次,去社區(qū)醫(yī)院,走路6分鐘路程。此14天內,長沙無新增病例。 3月7日前,平時只有晚上10點左右下樓倒垃圾,基本不下樓。3月8號早晨帶2歲孩子下樓,未帶口罩,電梯遇到4樓鄰居,她也未到口罩。僅有這一次電梯遇到鄰居。3月11-3月15日,帶孩子下去玩了2-3次,電梯帶口罩,樓下小廣場未帶口罩。3月12號帶大女兒5歲去社區(qū)醫(yī)院,會陰旁邊起了個疙瘩時有時無,去社區(qū)醫(yī)院二樓婦產科檢查了下,當時沒檢查到疙瘩,醫(yī)生說回家觀察發(fā)現錄視頻給她看。大概10分鐘就離開了,無其他病人。3月13號上午,帶著大女兒去社區(qū)婦產科,當時大概3對孕婦在醫(yī)務室,我和孩子在醫(yī)務室門口樓道里等,當時沒注意口罩松了,臉旁邊可能有漏氣,大概等了有10-20分鐘左右,后來發(fā)現口罩松了,趕緊拉緊。咨詢醫(yī)生的時候口罩是帶緊的。說可能是疝氣,叫我們去兒童醫(yī)院或省人民醫(yī)院泌尿??瓶匆幌?,未做檢查,2分鐘后我們就回家。 下午想著上午口罩的事情,很緊張。4點左右吃了孩子的剩飯,肚子疼,拉了一次肚子。晚上越想越緊張,嗓子癢,咳嗽了兩三下。至今未咳嗽過,嗓子也不癢也不咳。 3月7號開始給小女兒斷奶,晚上一直沒睡好,乳房漲奶腫了大疙瘩,吃了三天維生素B6,一次200毫克,一直到3月15號,大的腫塊才基本消去,跑動過程中,感覺乳房有撕扯疼痛感,顆粒的小疙瘩還是很多存在,乳房基本變軟。3月14日下午樓下平臺很熱,帶孩子跑步玩,感覺渾身熱。 3月14,測腋窩10分鐘,早晨6:44,測體溫36.6度,10點50,坐在空調下測37.1度,凌晨0點37.1,穿著家居棉服服感覺熱??照{剛關, 3月15號,2點36.7_36.8,早晨11點10分,37.1,晚7點45,37.4_37.5,感覺穿厚了熱 3月16,凌晨0點,37度。5點,36.8,9點半,37.4,感覺身上熱。下午4點,36.9,下午7點45,體溫37.3_37.4。 3月17,凌晨4點50,體溫36.6,9點半體溫37.5。這幾天基本沒啥感覺,在家穿厚家居服。 參考2月體溫。平時例假周期,30-35天左右,排卵在例假開始第20天左右。 我2月13號下午3點腋窩左右37.1_37.2,后過一段時間37.1, 2月14號6點測36.8_36.9, 2月15號早8點半36.8_36.9 2月16號晚7點37.1_37.2,晚8點37.1 2月17下午6點,36.8 2月18下午4點45,37.1_37.2,晚8點,腋窩37.3, 2月19日,早8點半,36.8,下午3點,36.9,下午3點半36.9_37度 2月20日,早8點,36.5, 2月21,早8點,36.8,下午3點,37,_37.1,晚上8點40,36.8,下午來例假 2月22日,中午11點45,腋窩36.9。下午3點,36.7. 2月23,中午12點18,36.9,下午4點36.8_36.9 2月24,10點55,37.1_37.2,下午1點,36.6,下午3點47,36.6,口腔37.2_37.3 2月25,下午6點,36.9 2月28,上午10點50,36.6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主要表現為干咳乏力,發(fā)熱嚴重者為呼吸困難,根據描述的情況,正常體溫是不超過37度,目前建議多觀察體溫狀態(tài),如果體溫持續(xù)升高的話可以服用退燒藥進行緩解!建議平時多喝水,多注意觀察,如果有以上癥狀的話,建議去醫(yī)院的發(fā)熱門診檢查。
今天早晨還是37.4,偶爾有涼風的時候會打次噴嚏,其他沒啥感覺,這種情況需要吃藥嗎?一般吃什么藥啊?我都好幾年沒吃過感冒藥了。謝謝您
需要積極的進行詳細檢查。
指導意見: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需要滿足幾個條件,一是病毒數量較多,二是患者的抵抗力弱,免疫力低。如果后期出現發(fā)熱、乏力、干咳等相關癥狀,建議完善胸部CT、病毒核酸等相關檢測。你這種被傳染的可能性很小的,不要過于擔心和焦慮了。
溫馨提示:
鍛煉身體,增強機體抵抗力。季節(jié)交換時避免受涼。避免過度疲勞,感冒流行時少去公共場所。盡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