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婦女常見的乳腺疾病,其發(fā)病原因主要包括乳汁淤積、細菌入侵、乳頭皸裂、乳腺管堵塞、自身免疫力下降等。
1.乳汁淤積:
乳汁淤積是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最常見的原因。當乳汁分泌過多而嬰兒吸吮不足時,乳汁會在乳腺內積聚,形成硬塊。如果不及時處理,淤積的乳汁容易滋生細菌,引發(fā)炎癥。
2.細菌入侵:
乳頭破損或皸裂時,細菌容易通過乳頭進入乳腺管,引起感染。常見的致病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
3.乳頭皸裂:
嬰兒吸吮姿勢不正確、乳頭皮膚嬌嫩等因素都可能導致乳頭皸裂。乳頭皸裂不僅會引起疼痛,還會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4.乳腺管堵塞:
乳腺管狹窄、乳汁中的沉淀物等都可能導致乳腺管堵塞。乳腺管堵塞后,乳汁排出不暢,容易引發(fā)乳腺炎。
5.自身免疫力下降:
哺乳期婦女身體疲勞、營養(yǎng)不良、情緒不穩(wěn)定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自身免疫力下降,使身體對細菌的抵抗力減弱,從而增加患乳腺炎的風險。
在哺乳期,婦女應注意保持乳頭清潔,正確哺乳,避免乳汁淤積。如果出現乳房脹痛、發(fā)熱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以免病情加重。同時,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加強營養(yǎng),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