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蘇的指征包括意識喪失、呼吸停止、心跳驟停。
當發(fā)現(xiàn)有人突然倒地,首先要判斷其意識狀態(tài)。可以通過拍打患者雙肩并呼喊,觀察有無反應來判斷意識是否喪失。如果患者沒有反應,應立即檢查呼吸情況。將耳朵貼近患者口鼻,感受是否有呼吸氣流,同時觀察胸部是否有起伏。若患者意識喪失且呼吸停止,應立即觸摸頸動脈或股動脈,判斷是否有動脈搏動。如果觸摸不到動脈搏動,即可確定為心跳驟停。
一旦確定患者出現(xiàn)心跳驟停,應立即開始心肺復蘇。心肺復蘇包括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壓的部位是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中下段,按壓頻率為100 - 120次/分,按壓深度為5 - 6厘米。人工呼吸時,要確保氣道通暢,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嘴巴,緩慢吹氣,每次吹氣時間約1秒,觀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的比例為30:2,應進行5個循環(huán)后,再次評估患者的意識、呼吸和心跳情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識,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及時采取正確的措施。例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進行體檢,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如果身邊有人患有心臟疾病,應提醒他們按時服藥,遵循醫(y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同時,我們也應該教育孩子和身邊的人,如何正確撥打急救電話,以及在等待急救人員到來時應該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