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臨床愈合標準主要包括以下:
1. 局部無壓痛及縱向叩擊痛:骨折部位周圍無明顯壓痛,縱向叩擊骨折處時無疼痛反應,表明骨折部位的骨膜、軟組織等損傷逐漸恢復,骨折端相對穩(wěn)定。
2. 局部無異?;顒樱汗钦鄄课辉谡I砘顒臃秶鷥炔粦霈F異常的活動,如成角、旋轉等,這意味著骨折斷端有一定的連接和穩(wěn)定性,骨折愈合過程正在進行。
3. X 線顯示骨折處有連續(xù)性骨痂,骨折線已模糊:通過 X 線檢查,可見骨折部位有骨痂形成,骨痂逐漸連接骨折端,使骨折線變得模糊不清,這是骨折愈合的重要標志之一。一般來說,骨折后 4 - 8 周可出現明顯的骨痂。
4. 拆除外固定后,如為上肢能向前平舉 1kg 重物持續(xù)達 1 分鐘;如為下肢不扶拐能在平地連續(xù)步行 3 分鐘,并不少于 30 步;連續(xù)觀察 2 周骨折處不變形:這是對骨折愈合后肢體功能恢復情況的評估標準。上肢能承擔一定重量且保持穩(wěn)定,下肢能獨立行走一定距離且無明顯變形,說明骨折部位的力學性能逐漸恢復,肢體功能基本恢復正常。
在骨折愈合過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活動或負重,以免影響骨折愈合。同時,要按照醫(yī)生的囑咐進行定期復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飲食上應增加富含鈣、磷、維生素 D 等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促進骨折愈合。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緊張和焦慮,這對骨折愈合也具有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