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包皮可能是生理性包莖、局部炎癥刺激、外傷瘢痕、先天性陰莖頭包皮粘連、尿道下裂等因素導致,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采取的方法有觀察等待、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生理性包莖:新生兒和小嬰兒的包皮內板與陰莖頭表面有輕度粘連,阻礙包皮翻轉至冠狀溝,這是一種生理現(xiàn)象。多數寶寶隨著年齡增長,陰莖生長、勃起,粘連會逐漸被吸收,包皮可自行退縮外翻。一般3歲前可不做特殊處理,注意保持局部清潔,溫水清洗即可。
2. 局部炎癥刺激:不注意局部衛(wèi)生,尿液殘留等易引發(fā)炎癥,導致包皮局部組織腫脹、粘連??勺襻t(yī)囑使用紅霉素眼膏、莫匹羅星軟膏、復方黃柏液涂劑。日常要注意清潔,炎癥消退后,部分寶寶包皮情況可改善,若仍有粘連嚴重,可能需手術。
3. 外傷瘢痕:陰莖受到外力損傷,愈合過程中形成瘢痕,限制包皮活動。輕度瘢痕可先嘗試手法擴張,若效果不佳,需手術切除瘢痕組織,重新整形包皮。術后要注意傷口護理,避免感染。
4. 先天性陰莖頭包皮粘連:胚胎發(fā)育過程中,陰莖頭與包皮間的粘連未完全分離??稍卺t(yī)生指導下進行輕柔的手法分離,分離后涂抹金霉素眼膏、康復新液、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預防再次粘連。
5. 尿道下裂:這是一種先天性尿道發(fā)育畸形,常伴有包皮異常分布。確診后一般需手術治療,根據尿道下裂的類型和嚴重程度選擇合適術式。術后要注意導尿管護理,防止尿液反流引發(fā)感染。
日常要注意寶寶陰莖局部清潔,勤換尿布,減少尿液殘留刺激。若發(fā)現(xiàn)寶寶陰莖有紅腫、疼痛、排尿異常等情況,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