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細菌性膀胱炎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恥骨上區(qū)疼痛、尿液渾濁等。若出現這些癥狀且反復發(fā)生,應盡快就醫(yī)診治。
1.尿頻:膀胱黏膜長期受細菌刺激,處于炎癥狀態(tài),敏感性增高,即使膀胱內僅有少量尿液,也會產生尿意,導致排尿次數增多。
2.尿急:細菌感染引發(fā)膀胱逼尿肌功能紊亂,不能正常控制排尿反射,一旦有尿意,難以忍耐,必須立即排尿,否則可能失禁。
3.尿痛:炎癥使膀胱黏膜充血、水腫,甚至出現糜爛、潰瘍,排尿時尿液流經受損黏膜,刺激神經末梢,從而產生疼痛,多表現為灼痛。
4.恥骨上區(qū)疼痛:膀胱位于恥骨上方,當膀胱發(fā)生炎癥時,炎癥刺激周圍組織和神經,引起恥骨上區(qū)出現墜脹、隱痛或鈍痛,按壓時疼痛可能加重。
5.尿液渾濁:細菌在膀胱內大量繁殖,產生代謝產物,同時膀胱黏膜的炎性滲出物混入尿液中,使尿液變得渾濁,可能伴有異味。
保持會陰部清潔衛(wèi)生,每日用溫水清洗,勤換內褲。多喝水,增加尿量,通過排尿沖洗膀胱,減少細菌滋生。避免憋尿,養(yǎng)成定時排尿的習慣。注意性生活衛(wèi)生,前后及時清洗。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膀胱黏膜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