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判斷是否崴腳可從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畸形、骨擦音等方面來進行。
1. 疼痛:崴腳后最常見的表現就是疼痛。一般在受傷瞬間或受傷后短時間內,受傷部位會出現明顯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異??赡苁谴掏础⒚浲椿蛩嵬矗弁床课煌ǔ<性谀_踝周圍,尤其是外側或內側。行走、按壓或活動腳踝時,疼痛往往會加劇。
2. 腫脹:這也是崴腳后較為常見的癥狀。受傷部位的軟組織受損,導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組織液滲出,進而引起腫脹。通常在崴腳后數小時內逐漸出現,腫脹部位皮膚可能會變得緊繃、發(fā)亮,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水皰。
3. 活動受限:崴腳后,腳踝的正?;顒訒艿讲煌潭鹊南拗??;颊呖赡軣o法正常行走、屈伸腳踝,或者在嘗試活動時會感到疼痛加劇。因為受傷導致腳踝周圍的肌肉、韌帶等結構受損,影響了其正常功能。
4. 畸形:相對少見,若崴腳較為嚴重,導致骨折、脫位等情況時,可能會出現腳踝畸形。比如腳踝關節(jié)處出現明顯的變形、錯位,與正常的腳踝形態(tài)有明顯差異。
5. 骨擦音:這種情況最為罕見。當發(fā)生骨折時,骨折斷端相互摩擦,在活動或按壓受傷部位時,可能會聽到或感覺到一種類似摩擦的聲音,即骨擦音。
崴腳后應盡量減少受傷部位的活動,避免加重損傷。若疼痛、腫脹等癥狀持續(xù)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yī),通過專業(yè)檢查明確損傷程度,接受相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