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較深、開放性骨折、燒傷、動物咬傷、不潔器械刺傷等情況下需要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1. 傷口較深:當傷口深度超過 1 厘米,形成相對缺氧的環(huán)境時,破傷風桿菌容易在其中滋生繁殖。比如被長釘扎入腳底,傷口深且窄,這種環(huán)境適宜破傷風桿菌生存,感染風險高,需及時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預防。
2. 開放性骨折:骨折處與外界相通,創(chuàng)口面積大且污染機會多,土壤、細菌等易附著在骨折斷端及周圍組織,增加破傷風感染幾率,因此開放性骨折患者通常需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3. 燒傷:大面積燒傷會破壞皮膚這一重要屏障,使機體暴露于外界環(huán)境,細菌容易侵入。同時,燒傷創(chuàng)面滲出的組織液等為細菌生長提供了良好條件,易引發(fā)破傷風感染,所以燒傷患者也需考慮注射。
4. 動物咬傷:動物口腔中存在多種細菌,包括破傷風桿菌。被動物咬傷后,傷口可能被污染,尤其是傷口較深或面積較大時,感染破傷風的可能性增加,一般需要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5. 不潔器械刺傷:使用未經(jīng)嚴格消毒的器械,如生銹的針、刀片等刺傷皮膚,這些器械可能攜帶破傷風桿菌,刺入人體后將細菌帶入傷口,引發(fā)感染,此時應盡快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日常生活中,受傷后要及時正確處理傷口,保持傷口清潔。若不確定受傷情況是否需要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應及時就醫(yī),遵循醫(yī)生的專業(yè)判斷和建議,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