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最好治療小兒哮喘的中醫(yī)方法是怎么治的?效果怎么樣啊?我女兒患上這個哮喘有近一年的時間了,喘的是越來越厲害的,該怎么辦啊?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最好治療小兒哮喘的中醫(yī)方法
病情分析:
小兒哮喘的中醫(yī)治療應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哮喘發(fā)作時要“急則治其標”,以宣肺化痰定喘為治療原則,常用方藥為麻杏石甘湯加味,如瓜蔞、僵蠶、炒地龍等。
第二:一旦哮喘停止,當從內因進行治療。如果是肺氣虛明顯,患兒常表現(xiàn)疲乏無力、出汗多、易反復感冒,應以補肺固表為治療原則;如果是脾氣虛,患兒常表現(xiàn)倦怠乏力、便溏或大便量多,應以健脾化痰為治療原則;如果是易因過敏因素引起者,應以調理肺脾腎三臟功能為治療原則。
指導意見:
中醫(yī)專家強調,對于小兒哮喘一定要根除疾病,從本治療來調理人體內環(huán)境,達到陰陽平衡,從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強抵抗力,才可以徹底達到治療的效果。
病情分析:
哮喘是在遺傳易感性的基礎上經(jīng)由環(huán)境因素相互作用而發(fā)生的疾病。遺傳易感性涉及多個基因及其相互作用,致病的環(huán)境因素也是多種多樣
指導意見:
哮喘中醫(yī)治療1、疏風散寒,宣肺平喘?!局靼Y】:喘咳氣促,胸部脹悶,痰多色白而清稀,初起惡風寒發(fā)熱、面白、舌苔薄白,脈浮緊。【主方】:麻黃湯加減:麻黃6g、桂枝4g、炙甘草3g、杏仁9g方中麻黃、桂枝宣肺平喘,散寒解表;杏仁助麻黃降肺氣而平喘,且能宣散外邪;炙甘草調和諸藥;四藥相合,共奏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若寒痰阻肺,痰氣不利加二陳湯化痰利氣;若屬支飲復感外寒而喘咳,痰多清稀,可用小青龍湯外散表寒,內化痰飲。此方適用于風寒型的。2、清熱宣肺、化痰平喘?!局靼Y】:咳逆喘息氣粗,喉中痰鳴如吼,胸高脅脹,嗆咳陣作,痰黃粘稠,溲黃便干,口渴欲飲,舌暗紅、苔黃,脈滑數(shù)。此證多見于嬰幼兒和兒童哮喘。【主方】:麻杏石甘湯加味:麻黃5g、杏仁9g、炙甘草6g、石膏18g,方中麻黃為君藥,宣肺開表以使里熱得以外達,但麻黃性溫,故配伍辛甘大寒之石膏為臣藥,以清泄肺胃,兼透熱生津;君臣相合,溫寒相制,且石膏用量大于麻黃,可使宣通肺氣而不助熱,杏仁降氣,佐麻黃宣降肺氣以止咳平喘;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四藥相配,共奏清肺平喘之功。3、降氣平喘、健脾化痰。【主癥】:氣喘咳嗽持續(xù)性哮鳴,痰多,粘膩色白,咯吐不利,胸滿悶窒,兼有嘔惡,納呆,苔白厚膩,脈滑?!局鞣健浚憾悳先羽B(yǎng)親湯,半夏15g、陳皮15g、茯苓9g、炙甘草5g、白芥子6g、蘇子9g、萊菔子9g,二陳湯燥濕化痰,藥用半夏、陳皮化痰降氣,茯苓健脾利濕,甘草和中。三子養(yǎng)親湯豁痰降氣平喘;二方合用氣順痰消,哮喘自止。4、補肺益氣、固衛(wèi)平喘?!局靼Y】:自汗、怕風、常易感冒,每因氣候變化而誘發(fā),發(fā)前打噴嚏,鼻塞流清涕,氣短聲低、面白、氣短、咳嗽、舌苔薄白,脈浮或細弱?!局鞣健浚河衿溜L散加減:黃芪20g、白術9g、防風10g、五味子6g、桂枝6g、白芍6g、烏梅10g、炙甘草10g。自汗畏風嚴重者加人參重用黃芪、防風;形寒肢冷、哮喘頻作,易于感冒者,加制附子、干姜;盜汗腰膝酸軟者加何首烏、枸杞、杜仲;小兒過敏性哮喘多屬肺脾氣虛合用參苓白術散。【方解】:以玉屏風散為主方,其中黃芪益氣固表、補氣升陽,防風散寒、使邪去風寒無擾,白術培土生金以助黃芪之益氣固表為君藥;桂枝通陽散寒,白芍酸斂和陰,桂枝、白芍助黃芪和營衛(wèi)共為臣藥;五味子溫腎補肺斂肺兼以芳香通竅,烏梅生津、收斂肺氣助黃芪固本、又可制約防風不致宣散太過共為佑藥;甘草調和清藥為使藥。5、肺、脾、腎同時兼顧,補益脾腎、助陽通竅。【主癥】:短息氣粗,往往因飲食不當而誘發(fā),倦怠乏力,動則尤甚,常伴有耳鳴、自汗畏風、納差腹脹、腰膝酸軟、面色不華,舌質或淡或紅,苔薄滑,脈細虛或細數(shù)。治法:補腎斂肺健脾、溫陽通竅。【主方】:玉屏風散合左歸飲(腎陰虛)或右歸飲(腎陽虛)。黃芪15g、白術10g、防風6g、細辛3g、炙升麻3g、墨旱蓮30g、五味子10g、鹿角膠(炒珠)6g、熟地10g、山藥6g、桂枝9g、炙甘草10g。腎陽不足者加杜仲、附子等,腎陰虛為防止補陽過燥加枸杞子、桑寄生、桑椹子,血虛風燥加當歸、生地、地骨皮、刺蒺藜、澤瀉、丹皮,肺、脾、腎氣虛明顯加百合、當歸、麥冬、烏梅、五味子,脾虛便溏加苡薏仁、茯苓,腎虛加重者加淫羊藿、補骨脂、肉蓯蓉,反復發(fā)作日久氣血凝滯、濕濁內阻者加赤芍、川芎、當歸尾等。
患者家長你好,哮喘疾病是非常嚴重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通過以上對你描述的病情情況來看,孩子的哮喘已經(jīng)很嚴重了,要盡快的治療,中醫(yī)治療哮喘疾病效果很好,早日治療,恢復健康!
以上是對“最好治療小兒哮喘的中醫(yī)方法”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溫馨提示:
當患者在治療哮喘時一定要保持持續(xù)性用藥,切勿因為病情稍微好轉就放棄用藥等。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