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我78歲,男,幼年患過水痘。五年前右半臉患了帶狀泡疹。淮安市二院用藥治愈。雖未留下腦炎后遺癥,但留下右半臉神經麻木和有時針刺般地疼痛。我吃了不少營養(yǎng)神經地藥物也無濟于事。特向專家請教:我今后該吃啥藥或該采取何種療法呢?
你好。根據(jù)你的情況,考慮是后遺神經痛,是帶狀皰疹病毒侵犯神經,引起神經的一種炎癥,治療上目前有很多方法可以緩解,改善如冷凍療法,理療。針灸等等方法都有效/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皮膚科門診和疼痛臨床較常見的疾病,帶狀皰疹發(fā)病率為人群1.4‰-4.8‰之間,并且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約有10%帶狀皰疹患者可并發(fā)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而以60歲以上老年患者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發(fā)生率為最高,可達50%-75%。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帶狀皰疹和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發(fā)病率會顯著增加。帶狀皰疹急性期約80%以上患者伴有疼痛,而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異常性疼痛和痛覺超敏的治療更加困難。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發(fā)病機理】?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HN的發(fā)病機理目前尚不清楚,根據(jù)帶狀皰疹發(fā)病期的臨床表現(xiàn)與病理學研究,大致可概括為以下三方面。
一、周圍神經病變:帶狀皰疹發(fā)病期可引起周圍神經病變及帶狀皰疹性神經痛。有人對PHN皮區(qū)行熱刺激試驗,發(fā)現(xiàn)熱刺激引起的痛覺過敏(hyperalgesia)以疼痛最嚴重的皮區(qū)最為顯著,且熱刺激痛覺過敏病人的疼痛分級和痛覺超敏的嚴重程度都顯著增高,且一些非傷害刺激(如溫熱、微冷)即可引起嚴重疼痛。上述結果提示,周圍神經功能缺失與自發(fā)痛或喚起痛之間并不是簡單的關系,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病人的疼痛皮區(qū)內可能存在著多種感覺方式,最初的傷害感受器傳入刺激使周圍神經與中樞之間發(fā)生持續(xù)聯(lián)系,由此促成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持續(xù)疼痛。其他原因也可能是PHN疼痛的機制,PHN局部應用某些藥物能產生良好的效果也說明了這一點,例如局部應用辣椒素,與P物質耗竭有關;局部應用氯胺酮,與非競爭性NMDA受體有關??傊?,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可能由多種原因綜合而引起,具體方式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二、中樞神經異常:因帶狀皰疹并發(fā)癥之一是無菌性腦膜炎,說明帶狀皰疹在引起周圍神經病變的同時,也可能累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臨床采用神經根切斷術治療難治性帶狀皰疹后神經痛,但帶狀皰疹后神經痛依然存在,也可說明其中存在中樞性原因。有人對慢性疼痛病人腦活動程度,用放射性同位素PET技術(陽電子放射X線體層掃描照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進行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疼痛病人患肢對側的丘腦活動降低明顯,認為丘腦對疼痛調制環(huán)路的功能改變,可能是導致慢性疼痛的重要原因。
三、精神因素帶狀皰疹并發(fā)癥之一的有些精神癥狀,可始終伴隨著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如25%病人伴有失眠,20%伴有精神痛苦(無助和沮喪);大于50歲的老年病人中伴失眠者更多,占30%,明顯多于40歲以下的年輕病人。Soldlovicstajic報告一例老年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HN病人伴有嚴重精神消沉,既往并無精神病史和家族史,提出對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患者采取精神治療是十分必要的。精神癥狀是否與中樞神經病變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有些疼痛癥狀可能與精神狀態(tài)有直接關系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臨床表現(xiàn)】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多見于機體免疫力低下與年老體弱者,在臨床上,帶狀皰疹消退以后半年或更長時間仍持續(xù)神經痛者并非少見。當三叉神經(第五腦神經)眼分支受累,可累及角膜,影響視力;侵犯面神經(第七腦神經)和聽神經(第八腦神經)可導致面癱和聽覺癥狀;在骶部(S3神經元)可致神經性膀胱,出現(xiàn)排尿困難或尿溺留等,但可康復。如屬年邁老人,患病后因治療不當,往往可遺留嚴重的皰疹神經痛,輕的刺激即刻引起疼痛發(fā)作,有的患者為減少衣服刺激,竟不敢穿衣服,有的患者為避免衣服刺激引起疼痛發(fā)作,還時常把衣服撐起來。這種痛覺超敏反應,有的還表現(xiàn)為自發(fā)性的疼痛,沒有東西碰到患部也時常發(fā)生痛疼。有的患者因為疼痛使精神和心理受到很大傷害,甚至飯不原吃,夜不能眠。還有的患者因長期疼痛而情緒過度緊張,有的精神抑郁絕望。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治療】目前國內外西醫(yī)認為,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患者的疼痛和感覺異常完全恢復正常是極其困難的。迄今,大量的各種療法都已試用于帶狀皰疹后神經痛,但是仍然沒有找到一種起決定性作用、長期治愈的治療方法。對難治性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治療主要在于緩解疼痛、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質量對較輕的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則力爭促進其完全恢復。
一、口服藥物:目前口服給藥仍是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HN的首選方法。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非甾體消炎鎮(zhèn)痛藥、阿片類藥(緩釋劑)、抗抑郁藥、抗癲癇藥、鎮(zhèn)靜藥等
二、神經阻滯:在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早期,神經阻滯有一定效果。星狀神經阻滯、硬膜外阻滯、椎旁神經阻滯及神經干阻滯均可依據(jù)疼痛部位的神經支配而選擇應用。有報道,帶狀皰疹發(fā)病后3個月內,70%-80%的病人用交感神經阻滯可使疼痛減輕,但持續(xù)時間較長的難治的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患者,神經阻滯效果明顯降低。
三、神經毀損療法;對難治的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患者,采用各種方法效果不佳或療效不能維持時可采用神經毀損方法,以達到較長期療效的目的。乙醇、酚甘油是常用的神經毀損藥物。
總之,早期確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非常重要,一旦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確診且超過6個月就成為一種難治性疾病。患者及家屬必需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西醫(yī)認為要完全消除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疼痛非常困難,因此,及早選擇治病求本的中醫(yī)藥療法治療,不僅對減輕患者難以忍受的疼痛有較大優(yōu)勢,切又無不良副作用。
下方對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性痛效果很好:柴胡15克,白術10克,生薏苡仁10克,防風10克,防己10克,桑枝10克,當歸10克,生地黃10克,金銀花10克,連翹10克,車前子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一般5天見效,15天-30天治愈。
溫馨提示:
宜給予易消化及營養(yǎng)豐富的流質及半流質飲食。宜飲綠豆湯、銀花露、小麥湯、粥、面片、龍須雞蛋面等。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