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問題是突出物壓迫神經(jīng)根,及隨之而產(chǎn)生的神經(jīng)根周圍無菌性炎癥。治療的關鍵是解除突出物對神經(jīng)根的壓迫,消除無菌性炎癥的化學刺激,且不增加病人痛苦。若壓迫未能完全解除,只要炎癥消退,也可獲得基本治愈,臨床上治療方法很多,但對不同的患者應根據(jù)不同的病情選擇適宜的方法進行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方法非手術治療也稱保守治療,常用的方法有:各種中、西藥物治療、牽引治療、推拿手法治療、物理治療(鎮(zhèn)痛消炎松解粘連、軟化瘢痕興奮神經(jīng)、肌肉),針灸治療、中藥的熏洗外敷,激素沖擊療法,骶封療法,封閉治療、神經(jīng)根阻滯療法等,甚至單純的臥床休息也是一種傳統(tǒng)而有效的治療方法。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經(jīng)長期發(fā)展已經(jīng)較為成熟,手術療法則包括融合術、減壓術、后路手術等。此外,還有介于手術和非手術之間的介入治療,如經(jīng)皮髓核抽吸術,膠元酶溶解術,椎間盤激光溶核術等??傊?,醫(yī)生和患者應根據(jù)具體的病理變化和癥狀表現(xiàn),選用適當?shù)闹委煼椒?。非手術方法多采用盡量減少病人損傷的方法進行治療,故常被稱為“保守治療”。80%~90%的病人可經(jīng)非手術方法治療而愈。非手術療法適應癥:(1)腰椎間盤突出癥癥狀較輕,休息后可明顯好轉,或病程雖然可持續(xù)較長時間,但對生活工作影響較小,容易治愈者。(2)腰椎間盤突出癥首次或多次發(fā)作,但疼痛不是十分劇烈,未經(jīng)過保守治療者。(3)全身或局部的情況不適宜手術的患者,如年齡偏大,身體狀況欠佳,或腰椎間盤突出癥合并有廣泛的肌筋膜炎、風濕等癥狀者。(4)未曾明確診斷的患者,如有的患者臨床懷疑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癥狀不十分典型,椎管造影或CT、MRI等均未發(fā)現(xiàn)有椎間盤突出者,這時可邊觀察,邊治療,不宜手術治療。(5)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病變或糖尿病,或有麻醉禁忌癥的患者,不宜手術治療。上述情況也不是絕對的,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用適當?shù)闹委煼椒?。腰椎牽?腰椎牽引可使腰椎間隙增大,造成椎間盤內(nèi)的負壓,加之后縱韌帶的緊張,有利于突出的髓核部分還納或改變其與神經(jīng)根的關系。椎間隙的增大,關節(jié)突關節(jié)的拉開,使椎間孔恢復正常的外形,從而解除對神經(jīng)根的擠壓。牽引可緩解肌肉痙攣、減輕椎間壓力。牽引有利于使腰椎后關節(jié)微細異常的改變恢復到正常關系,使脊柱后關節(jié)嵌頓的滑膜復位,或使關節(jié)突關節(jié)的輕微錯位得到復位。腰椎牽引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床邊持續(xù)骨盆牽引,電腦牽引床牽引及三維電腦牽引床牽引。床邊持續(xù)骨盆牽引:床頭墊高約20cm,使患者處于頭低腳高位,起始牽引重量約為體重的10%,維持在15%,最重不超出20%,每天6-8小時,每次1-1.5小時。電腦牽引床牽引:起始牽引重量約為體重的40-50%,一般維持在60-70%,體格強健者約為80%左右。每天一次,每次20-30分鐘。腰椎間盤突出癥牽引禁忌癥①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伴大小便功能障礙者。②腰椎間盤突出癥合并腰椎峽部不連或伴有滑脫者。③腰椎間盤突出癥伴全身明顯衰弱的患者。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孕婦及婦女在月經(jīng)期者。(5)診斷不明確,懷疑有腰椎破壞性疾病。(6)有明顯骨質疏松的患者,不適宜進行牽引治療。(7)經(jīng)確診后可以進行牽引治療,但牽引后即感癥狀加重,疼痛劇烈的患者。藥物治療使用藥物治療是一種輔助手段。(1)非甾體類鎮(zhèn)痛藥如消炎痛、布洛芬等,鎮(zhèn)痛效果強,消炎及抗風濕作用也較強。(2)中樞性肌肉松弛劑,對緩解肌肉疼痛有一定作用。一般消炎鎮(zhèn)痛類藥物需飯后服用。(3)對處于急性期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靜點類固醇類藥物,輔以脫水劑,以消除神經(jīng)根水腫。(4)維生素B1等神經(jīng)營養(yǎng)藥,也常在一些復方中使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骶療骶療也叫骶管滴注療法,又稱液體刀。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一種保守療法。它是通過骶管經(jīng)硬膜外腔注入藥物,藥物直接作用于突出的椎間盤和受壓的神經(jīng)根,使主要由于局部無菌性炎癥和神經(jīng)根水腫引起的癥狀得到緩解。骶療常用的藥物配方為:利多卡因,維生素B12,地塞米松30m,將以上藥物配入0。9%生理鹽水內(nèi)。嚴重貧血、高血壓及心臟代償功能不良者不宜采用骶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針灸治療?針灸療法臨床上應用的主要依據(jù)是中醫(yī)基礎理論,具有通表里、貫上下、行氣血、營陰陽的作用。針灸治病,是直接作用于腧穴,通過經(jīng)絡的傳導和反應,來調整人體的營養(yǎng)氣血和臟腑功能,治愈疾病。針灸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也正是根據(jù)祖國醫(yī)學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所引起的腰腿痛的認識,循經(jīng)取穴,辨證施治,尤其是通過調整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jīng)這兩條貫穿腰背部的經(jīng)脈的氣血陰陽,達到治療目的。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毫針治療,火罐治療,電針治療,溫針治療,七星針叩刺治療,耳針治療,穴位注射治療等。毫針治療常用取穴為:腎俞,腰陽關,十七椎下,華陀夾脊,次髎,環(huán)跳,委中,陽陵泉,承山,昆侖。根劇辨診,酌情配穴。留針20分鐘,隔天一次,十次為一個療程。耳針治療耳針治療疾病的方法有許多,除傳統(tǒng)的耳穴毫針法、放血法以外,還有埋針法、電針法、磁療法、壓丸法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時,最常用的是埋針法或壓丸法。常用耳穴:取腎、腰椎、骶椎、神門、交感,皮質下,內(nèi)分泌,坐骨神經(jīng),臀,每次選取2~3個穴位。電針治療電針療法是用電針器與毫針結合起來,作用于人體經(jīng)絡穴位,來治療各種疾病。它的主要作用機理是通過給毫針通電,來增強針刺對經(jīng)絡、穴位的刺激作用,達到治療目的。在針灸傳統(tǒng)穴位的基礎上,電針療法還提出了按神經(jīng)分布給予刺激的方法,是對祖國傳統(tǒng)針灸療法的發(fā)展。治療時先用毫針刺入穴位得到針感,再將電針器導線接到針柄,選擇適當頻率,每次治療時間在15~20分鐘。對孕婦、情緒不穩(wěn)定或全身情況較差的患者,不宜使用電針治療。穴位注射治療穴位注射是在人體的某個部位或穴位注入藥物,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它在中醫(y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通過針刺對穴位、經(jīng)絡的刺激作用和藥物的藥理作用相結合,來達到治療目的。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水針治療選穴可按辨證施治的原則,選取相應的體穴,結合阿是穴;選藥可使用丹參注射液,威靈仙注射液,丹皮酚注射液,野木瓜注射液,VitB1,VitB12注射液,治療時,在進針得氣后,按一針多向透刺的原則,分別向幾個方向注射,一般每穴5~10ml,每次2~3穴,3~4天注射一次,10次為一療程。年老體弱者及孕婦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時應慎用水針療法。灸法治療灸法是針灸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經(jīng)絡、臟腑等理論為指導,利用艾草等易燃藥物,在穴位或患處燒灼薰熨,能過其溫熱效應對經(jīng)絡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灸法能溫通經(jīng)絡、祛散寒邪、行氣活血、散瘀消腫、升提中氣、引氣下行,對氣滯血瘀、風寒濕痹引起的腰腿痛,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灸法的種類有很多,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時,除與針法相結合的溫針灸外,還可單獨使用艾卷灸,取腎俞、大腸俞、秩邊、環(huán)跳、承扶、殷門、委中、陽陵泉等穴,每次選3~4穴,每穴各灸15~20分鐘,隔日一次,15~20次為一療程?;鸸拗委熌苄袣饣钛?、祛風散寒、消腫止痛,所以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在治療腰腿病時,一般可采用留罐、走罐法,對氣血瘀滯型的患者,可在腎俞、大腸俞、次髎等穴使用刺絡拔罐法,即拔罐前先用三棱針點刺幾下,然后拔罐,使之出血,加強治血祛瘀的作用。發(fā)熱的患者、肌肉過于消瘦或腰部有濕疹和皮膚破損的患者,以及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孕婦,不宜進行拔罐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推拿治療祖國醫(yī)學認為推拿治療的主要作用為疏通經(jīng)絡、促進氣血運行、調整臟腑功能和舒筋活絡、活血散瘀、松解粘連、滑利關節(jié)。此外,它還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達到保健作用。其主要機理是:(1)降低椎間盤內(nèi)壓力,(2)增加椎間盤外界的壓力,(3)使突出物復(4)位,(5)回納。(2)改變突出物的位置,(6)調節(jié)后關節(jié)紊亂并使之復(7)位,(8)以解除神經(jīng)根壓迫。(3)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9)消除炎癥反應,(10)松解粘連,(11)減少對神經(jīng)根的刺激。(4)放松腰腿部肌肉,(12)加強局部氣血循環(huán),(13)促使受損傷的神經(jīng)根恢復(14)正常的功能,(15)緩解疼痛。常用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是:(1)解除腰臀部肌肉痙攣(2)拉寬椎間隙,降低椎間盤內(nèi)壓力(3)增加椎間盤外壓力(4)調節(jié)后關節(jié)、松解粘連(5)促使受損傷的神經(jīng)根恢復功能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或急性發(fā)作期,神經(jīng)根嚴重充血、水腫,推拿后可刺激神經(jīng)根使癥狀加重。所以急性期前3天最好不用推拿治療。②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癥較為典型者,應絕對禁止推拿,以免造成嚴重后果。③對于某些高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應有明確的定位診斷,還要參考CT片,或核磁共振等資料,在對突出物的大小、部位十分明確的情況下,可慎用推拿治療。④腰椎間盤突出癥合并脊柱外傷,有脊髓損傷癥狀者,推拿療法可加劇脊髓損傷,故應禁用。⑤腰椎間盤突出癥伴有骨折、骨關節(jié)結核、骨髓炎、腫瘤、嚴重的老年性骨質疏松癥,推拿療法可使骨質破壞、感染擴散。⑥腰椎間盤突出癥伴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或有嚴重皮膚病、傳染病,懷疑有結核、腫瘤等情況時,應禁用推拿療法。⑦腰椎間盤突出癥伴有出血傾象或血液病患者不宜予以推拿治療,否則可引起局部組織內(nèi)出血。⑧妊娠三個月以上的女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應禁用推拿治療。婦女在月經(jīng)期也不宜采用推拿療法。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藥治療依據(jù)祖國醫(yī)學的基礎理論,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選用適當?shù)闹兴幗M方,可以有效地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對發(fā)病早期及氣滯血瘀明顯者,重用通經(jīng)活血、舒筋止痛之藥。(2)對寒濕重者加健脾利濕藥;對風濕重者加祛風除濕藥。(3)對病程較長的患者可選用一些補腎陽或腎陰藥??傊?,不管如何遣方用藥,都要以辨證施治為最主要的原則,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腰椎間盤突出癥中藥外治法中藥外治法是祖國醫(yī)學的傳統(tǒng)療法之一。早在《內(nèi)經(jīng)》時代就記載了敷貼、藥熨、熏淋、洗滌等多種外治療法。在骨傷科中,外治法的應用更為廣泛。臨床證實,使用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中藥在腰部貼敷,對緩解癥狀十分有效。為使用方便,許多外用中藥已加工成膏藥、酊劑、油劑等成藥。臥床休息脊柱的退行性變與負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嚴格而科學的臥床休息,首先就去除了使腰椎病變進一步發(fā)展的主要因素,給疾病的恢復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條件。臥床休息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最基本的治療方法,臥床休息可減少神經(jīng)炎性物質毒素吸收、促進炎癥消退和恢復,也可以防止神經(jīng)纖維粘連發(fā)生。絕對的臥床休息就是讓病人平臥在硬板床上,只允許在床上翻身,而不允許坐起或站立,進餐及大小便時也不能站起來。一般臥床休息3~4周即可見效。急性發(fā)作期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還可考慮在臥床休息的同時加用牽引治療,這樣可以得到更多的制動效果。在臥床一段時間后,如配合推拿、針灸、理療等方法進行綜合治療,會取得更好的療效。腰圍的佩帶腰圍是骨科常用的支具中的一種,其主要作用是制動與保護。(1)制動作用。當佩戴上腰圍時,對腰椎的活動,尤其是前屈活動會起到限制作用,使腰椎局部組織可以得到相對充分的休息,緩解肌肉痙攣,促進血運的恢復,消散致痛物質,使神經(jīng)根周圍及椎間關節(jié)的炎癥反應得以減輕或消失。(2)保護作用。腰圍能加強腰椎的穩(wěn)定性,因此當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經(jīng)臥床或牽引后開始下地活動時,佩戴腰圍可加強保護,使腰椎的活動量和活動范圍受到一定限制,鞏固前期治療效果。腰圍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過程中使用范圍較廣,但其佩戴和使用并不是隨意的,佩戴腰圍一般為4~6周,最長不應超過3個月。選擇腰圍的規(guī)格應與患者體型相適應,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護理?急性期應睡硬板床,絕對臥床3周。避免咳嗽、打噴嚏,防止便秘。等癥狀明顯好轉,可逐步進行背肌鍛煉,并在腰圍保護下,下地做輕微活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復發(fā)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經(jīng)過治療和休息后,可使病情緩解或痊愈,但該病的復發(fā)率相當高,原因為:(1)腰椎間盤突出癥經(jīng)過治療后,雖然癥狀基本消失,但許多病人髓核并未完全還納回去,只是壓迫神經(jīng)根程度有所緩解,或者是和神經(jīng)根的粘連解除而己。(2)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病情雖已穩(wěn)定或痊愈,但在短時間內(nèi),一旦勞累或扭傷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導致本病復發(fā)。(3)在寒冷、潮濕季節(jié)未注意保暖,風寒濕邪侵襲人體的患病部位,加之勞累容易誘發(fā)本病的復發(fā)。(4)術后的病人雖然該節(jié)段髓核已摘除,但手術后該節(jié)段上、下的脊椎穩(wěn)定性欠佳,故在手術節(jié)段上、下二節(jié)段的椎間盤易脫出,而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復發(fā)。人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需要各種不同的活動姿勢,養(yǎng)成了各自的習慣,其正確與否對人體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要求我們注意平時的站姿、坐姿、勞動姿勢,以及睡眠姿勢等的合理性,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尤其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從而起到良好的治療與預防作用。功能鍛煉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防治中的作用功能鍛煉又稱練功療法,在我國古代稱為“導引術”,是腰椎間盤突出癥防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過程中進行自我鍛煉的一種方法,與手法治療、藥物治療、理療等方法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功能鍛煉的最大特點是患者能自我積極主動地參與治療過程,有利于調動患者治療的主觀能動性,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防治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1)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急性發(fā)作期,功能鍛煉主要是采用適應性牽拉運動和放松運動相結合的體育運動來緩解腰部肌肉痙攣。(2)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緩解期,功能鍛煉主要是進行加強腰背肌力量和改善腰腿功能的鍛煉。(3)局部的練功療法可以通過自主的活動加強肌肉的收縮能力,從而達到治療和防止肌肉萎縮的作用。(4)功能鍛煉在配合其他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中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此貼子已經(jīng)被作者于2006-1-259:44:56編輯過]2006-1-259:11:00舉報帖子
牽引,拔罐,推拿/針灸,服舒筋活血的藥,病久則宜補養(yǎng)肝腎.睡硬板床,避免腰部用力及受震動.功能鍛煉:進行腰背肌鍛煉,常用方法有拱橋式,飛燕點水式或站立作腰前屈,后伸,側彎等活動.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