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發(fā)病一月,一邊臉面有明顯變形,治療面癱主要有哪些方法,預后怎樣?
目前一般情況:目前采用針灸治療。
面神經炎是最常見的自發(fā)性面神經癱瘓疾病。常為急性起病,可伴耳后乳突區(qū)、耳內或下頜角疼痛。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病,常為單側,偶見雙側。癥狀可于數小時或l一2天內達高峰。表現(xiàn)為一側面部表情肌的完全性癱瘓,額紋消失,眼裂變大,閉目不緊或閉目不合,該側鼻唇溝變淺,露齒口角偏向對側,鼓腮漏氣,咀嚼時食物殘渣常滯留于病側的齒頰之間。流涎、溢淚、病側的瞬目動作明顯減弱或消失。面神經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可能系風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經功能不穩(wěn)等引起局部營養(yǎng)神經的血管痙攣、缺血水腫所致。本病大多在發(fā)病1~2周后即開始好轉,面癱程度越輕其預后越好,面癱持續(xù)的時間越長(2個月仍不開始好轉者)其預后越差。面神經炎的治療原則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面神經水腫,緩解神經受壓,促進功能恢復。1.目前多主張急性期盡早使用一個療程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可用地塞米松或服潑尼松。如系帶狀皰疹感染引起的可加用抗病毒類藥物,如五環(huán)鳥苷。2.維生素B族藥物可促進神經髓鞘的恢復,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口服、肌肉注射。3.肌松藥,如氯苯氨丁酸可通過減低肌張力、改善局部血循環(huán)而促進恢復,但個別病人可有惡心、嘔吐和嗜睡等副作用。4.理療與針灸急性期行超短波透熱療法、紅外線照射或局部熱敷等有助于改善局部血循環(huán),消除神經水腫。此期不宜作強烈的刺激療法(如針灸)。恢復期大多患者開始改善,為促進神經傳導功能的恢復和加強肌肉的收縮,此時可做針灸、碘離子透人療法或電針治療。5.康復治療面肌的功能訓練應盡早開始,只要患側的面肌能動即應開始進行自我訓練,可對著鏡子進行皺眉、舉額、用力閉眼、露齒、蹶嘴、吹口哨、鼓腮等動作,每日作數次,每次數分鐘,并輔以面部肌肉按摩等。面肌的功能訓練對縮短療程有重要意義。6.手術療法病后2年仍未恢復者,可考慮做面神經與其它神經吻合術,但療效尚難肯定,只宜在嚴重病例試用。嚴重面癱的病人可做整容手術。7.預防眼部合并癥因不能閉眼、瞬目而使角膜長期暴露,易發(fā)生感染而損害眼睛,可用眼罩、眼藥水和眼膏加以防護。按以上的方法治療,絕大部分患者的面癱可以完全恢復,僅有10%左右的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特別是表情動作時易看出兩側面部不對稱。面癱恢復過程中個別患者可能出現(xiàn)同側面肌痙攣,則需按面肌痙攣進一步治療。
溫馨提示:
保持情緒穩(wěn)定,避免情緒激動和緊張。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