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大約1年前見涕血,20天前開始頭疼(間歇,部位不固定),頜下,頸淋巴結腫大,偶感耳悶、牙疼,眼眶、眼部酸脹??谥谐S醒任?經(jīng)常性唾液帶血色有20多天。鼻咽部、喉部異物感,晚上醒后更感強烈。半月前從感到手腳感覺無力起,目前發(fā)展到全身骨頭、關節(jié)廣泛性、間歇疼痛,位置不固定時有觸電感覺,主要集中在手腳、髖等部位。
化驗、檢查結果:
2月10日以來,先后做過鼻咽部CT、核磁共振,確定為雙側篩竇炎癥,做過EB病毒抗體檢測呈陰性。做過頸部核磁共振,提示扁桃體炎性腫大的可能性大。做過頸部B超,可見腫大淋巴結1.5*0.7cm,并提示有多個低密度回音,考慮為淋巴結。根據(jù)檢查結果,吃過螺旋霉素、頭孢氨芐等20多天,無明顯效果,吃過鼻淵通竅顆粒3盒(半月),頭疼、眼眶和腮幫酸脹疼感覺減輕,但手腳疼感逐步加重。做過胸部、腦部、內臟全部CT,未見明顯病變。血常規(guī)未見明顯異常。骨骼未作檢查。連續(xù)兩次血常規(guī)情況:2009年7月25日單位體檢時:白細胞5.32(10*9)。異常指標包括:淋巴細胞百分比44.5(正常20—40),單核細胞百分比8.6(正常3—8),中性粒細胞百分比44.8(正常51—75),中性粒細胞NEU#:2.84(正常3.10—6.2),大血小板比率22.6(正常8—16)。其他指標正常。
2010年3月3日血常規(guī):白細胞6.23(10*9)。異常指標包括:淋巴細胞百分比41.6(正常20—40),中性粒細胞百分比48.3(正常51—75),中性粒細胞NEU#:3.01(正常3.10—6.2),大血小板比率16.4(正常8—16)。其他指標正常。血沉2,不高。
曾經(jīng)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吃過螺旋霉素、頭孢氨芐等20多天,無明顯效果,感覺扁桃體時好時壞;吃過鼻淵通竅顆粒3盒,頭疼、眼眶和腮幫酸脹疼感覺減輕,但手腳關節(jié)疼感逐步加重,無明顯改善。最近查過血常規(guī)等,未見明顯異常。但淋巴細胞等一直偏高能有半年(附近半年來血常規(guī)檢查單)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請問,綜合分析可能是什么病癥?通過連續(xù)血常規(guī)分析,是否可以排除白血病可能?還需要做什么檢查和治療?
下一步檢查方向?
病情分析:
白血病是造血組織的惡性疾病,又稱“血癌”。其特點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組織中有大量無核細胞無限制地增生,并進入外周血液,將正常血細胞的內核明顯吸附,該病居年輕人惡性疾病中的首位,原生性病毒可能是神經(jīng)性負感組織增生,還有許多因素如食物的礦物放射性化、毒化(苯等)或藥物變異、遺傳素質等可能是致病的輔因子。根據(jù)白血病細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指導意見:
主要治療有下列幾類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中藥治療。部分高危險性病人,需要進行骨髓移植。近10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生物遺傳學的進展,使白血病預后得到極大的改觀。“白血病是不治之癥”已成了過去。正規(guī)、系統(tǒng)地治療可以使大多數(shù)白血病患者長期無病生存,甚至痊愈。
溫馨提示:
鼓勵病人經(jīng)常食用一些富含鐵的食物。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