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手關節(jié)紅腫,開裂.腳上起小疙瘩,很癢,上了1周凍瘡膏還是沒下去.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用什么品牌的凍瘡藥更管用,除了保暖以外還需注意什么
病情分析:
凍瘡是冬季的常見病,常因寒冷刺激,引起局部血管痙攣,缺氧,瘀血所致的慢性局限性組織浸潤.凍瘡多見于兒童,婦女和末梢血液循環(huán)不良者.鞋襪過緊,局部多汗,潮濕,貧血,缺乏運動以及一些慢性疾病常為發(fā)病誘因.
指導意見:
容易出現(xiàn)凍傷的部位要注意保暖;天冷外出時面部及手部暴露部位應涂一些油脂類防凍霜;患處須戴手套,鞋襪不能過緊,穿厚襪,棉鞋,衣服要干燥;每晚睡覺前用熱水浸泡手腳,涂油脂類防凍霜并進行按摩;多吃營養(yǎng)豐富的飲食,如雞蛋,牛奶等,加強體質(zhì)及抵抗寒冷的能力.
用雪搽手腳,不但可以防止凍瘡的生成,而且對已形成的凍瘡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具體治療方法:取一盆新下的雪,在5~10攝氏度左右的房間內(nèi),把雪捏成拳頭大小的球狀,用力擦凍瘡的部位,但注意不要把皮擦破(如已破皮,此法不可用).最后,會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個硬結(jié),里面是淤血,可將此硬結(jié)擦破或用針刺破放出淤血,不過要注意衛(wèi)生.放出淤血后,貼上創(chuàng)可貼,并注意保暖.
若凍瘡僅為硬結(jié),未破潰時,可用辣椒酊,熱酒精擦洗.若已破潰,則可用紅霉素軟膏,豬油蜂蜜軟膏涂擦且包扎,促進其早日愈合.
同時,還可以試用以下偏方防治凍瘡:
1,紫皮大蒜搗爛成泥,敷以前發(fā)生凍瘡的地方,過一晝夜后洗去.3~4天后再敷一次,便能有效地預防凍瘡復發(fā).
2,生姜30g放入熱灶灰中2分鐘后取出,趁熱用刀切成薄片涂擦患處,每日兩次,連用2周,可預防凍瘡.
3,蘋果去皮搗碎成泥,加入少許樟腦粉調(diào)勻涂患處,每日3次,有止痛止癢之功效.
4,白蔥根,茄根各100g,煎水洗患處,每日1~2次,數(shù)次見效.
5,用香蕉皮搓手足易患凍瘡的部位,早晚各一次,不僅能預防凍瘡,而且有美容護膚的功效.
6,白菜搗汁擦患處,每天2~3次,可治凍瘡.
7,白蘿卜適量切成薄片,放置火上,加溫后趁熱擦涂患處,每日多次,用于早期凍瘡.
8,紅辣椒數(shù)個切碎,泡在熱水中,洗患處,適用于初期未潰凍瘡.
9,山楂適量燒熟后加白糖搗爛,敷患處,用于凍瘡破潰者.
10,蜂蜜涂患處,涂后用火烤,適用于凍瘡破潰者.
你好!凍瘡一旦發(fā)生,在寒冷季節(jié)里常較難快速治愈,要等天氣轉(zhuǎn)暖后才會逐漸愈合,欲減少凍瘡的發(fā)生,關鍵在于入冬前就應開始預防.
指導意見:
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鐘,然后再浸泡于高溫水中,如此每天干地3次,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fā)生.
生活護理:
加強適合自身條件的體育鍛煉,如練氣功,跳舞,跳繩等活動,或利用每天洗手,臉,腳的間隙,輕輕揉擦皮膚,至微熱為止,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消除微循環(huán)障礙,
祝你早日康復
病情分析:
未破潰的凍瘡可用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藥物,
指導意見:
10%樟腦軟膏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潰瘍用5%硼酸軟膏,紅霉素軟膏或豬油蜂蜜軟膏(豬油30%,蜂蜜70%涂搽并包扎,內(nèi)服藥物可用末稍血管擴張劑,煙酸等).
生活護理:
以上是對“手關節(jié)紅腫,開裂,腳上起小疙瘩,上了1周凍瘡膏還是沒下去”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用傷濕止痛膏貼敷局部治療皮膚紅腫,自覺熱癢或灼痛的一度凍瘡,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溫水將患處洗凈,擦干后將藥膏緊貼在患處皮膚上,一般貼24小時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換貼幾次.皮膚破潰或過敏則不宜貼敷.
指導意見:
有凍瘡體質(zhì)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維生素A,C及礦物質(zhì)的食入,可口服煙酰胺片0.1克,日3次,鈣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機體耐寒力.也可在凍瘡好發(fā)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閉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也可取中藥三七,紅花,赤芍,雞血藤等各適量,水煎取液,局部擦洗.
病情分析:
凍瘡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癥損害.凍瘡是冬天的常見病,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我國每年有兩億人受到凍瘡的困擾,其中主要是兒童,婦女及老年人.凍瘡一旦發(fā)生,在寒冷季節(jié)里常較難快速治愈,要等天氣轉(zhuǎn)暖后才會逐漸愈合,欲減少凍瘡的發(fā)生,關鍵在于入冬前就應開始預防.
指導意見:
1.忌用火烤,熱水燙等加熱措施復溫.禁用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
2.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中可給病人少量熱酒,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及擴張周圍血管.但寒冷環(huán)境中不宜飲酒,以免增加身體熱量丟失.
3.在凍傷的急性期,必須避免傷肢運動.急性炎癥一旦消散,應盡早活動指(趾)關節(jié),防止關節(jié)僵直,有助于肌張力恢復,保護肌腥和韌帶的靈活性.
4.重傷員應注射破傷風類毒素,預防破傷風發(fā)生.
5.預防凍傷,應堅持體育鍛煉,增強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手,洗臉,洗腳.冬季要注意對身體暴露部位的保暖,還可涂些油脂.站崗值勤應適當活動,促進血液循環(huán).用茄子秸或辣椒秸桿煮水,洗容易凍傷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膚,都有預防凍傷作用
溫馨提示:
加強鍛煉與營養(yǎng),增強體質(zhì),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shù)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nèi)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chǎn)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