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2*1.5厘米的腫塊
09年7月
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09年12月31日化療結束,出院時化驗的項目都正常.化療藥物每次都一樣,每次化療第一天環(huán)磷酰胺0.8g;表柔比星(合資)70mg,第二天表柔比星(合資)60mg,多西他賽120mg,輔以昂丹斯瓊谷胱甘肽薄枝糖肽等每日一次止吐保肝抗癌治療,予以唑來磷酸4mg預防骨轉移治療.治療前病理檢查結果為右乳腺浸潤性導管癌以不典型髓樣癌為主,淋巴結可見1/8轉移,免疫組化結果:ER-PR-CerbB-2+. 09年8月5日做了改良的根治手術.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是否需要放療
您好:乳腺癌化療后,建議您配合中醫(yī)整體調整控制住癌細胞發(fā)展.手術就是切除局限腫瘤,適宜于早期無轉移的單一腫瘤患者.但手術只能切除可見腫瘤,對分散的,不可見的癌細胞無法消除.建議您采用中醫(yī)中藥治療,中醫(yī)藥治療特點辨證施治‘攻補兼施,標本兼治,局部和整體配合用藥,既能殺傷癌細胞,控制癌細胞向其它臟器轉移,又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和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并能減輕放化療副作用,改善患者目前癥狀,較少患者痛苦,延長生命.放療導致放射性炎癥,化療在殺死癌細胞同時,對正常細胞也有殺傷,副作用大,對消化系統(tǒng),骨髓造血,肝腎功能,心功能等都有損傷.
病情分析:
這種情況是應該注意根據(jù)具體的病情進行治療才行的
指導意見:
注意到醫(y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一下看看的 必要的情況是可以進行放療的 另外就是建議用點中藥進行治療看看的 可以增加抵抗力有一定的效果的
根據(jù)病人體質和副作用大小決定,當然最好是繼續(xù)再做幾個療程為好;同時建議服用中草藥配方,可以降低化療副作用,提高血象指數(shù),增強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力,而且同時可以抑制癌癥擴散轉移.
以上是對“乳腺癌的放療”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您好,放化療對身體的毒副作用大,只能消除表面腫瘤,不能根治腫瘤,建議患者通過純天然的中草藥治療效果比較好,對身體不會產生任何的傷害及毒副作用,如患者配合的好,治愈的希望也還是比較大.祝早日康復!
右乳腺浸潤性導管癌,淋巴結可見1/8轉移,免疫組化結果:ER-PR-CerbB-2+. 化療后有必要進行放療以最大限度的殺死殘余的癌細胞.為減少放化療對身體的損害,也可以配合抗癌中藥治療.
你好,如果身體狀況允許的話,可以適當放療,預防復發(fā)轉移的發(fā)生.我們醫(yī)院主要以中醫(yī)治療為主,建議根據(jù)病人的具體檢查情況,結合患者的身體狀況及主要癥狀,中西醫(yī)結合綜合保守治療,通過中成藥物內服外用及靜脈用藥配合抗癌中草藥方劑等綜合治療,攻調補相結合,在提高免疫力的基礎上抑制和殺滅腫瘤細胞,控制病情發(fā)展,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預防復發(fā)轉移的發(fā)生.可以和我們醫(yī)院聯(lián)系,提供檢查資料,根據(jù)檢查結果,再給你制定具體的用藥治療方案.
病情分析:
從您的免疫組化講需要放療
指導意見:
ER-PR-兩項陰性,預后較陽性的要差,因此建議您還是要做放療的
以上是對“乳腺癌的放療”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ER-PR-雙陰不適和行激素治療……相對來說治療方案上就少了一樣
指導意見:
化療至少要完成4-6個基礎療程……可以配合普通放療……以此降低復發(fā)幾率……
嗯.平時也要注意.
飲食護理
部分患者在放療過程中會出現(xiàn)消化系統(tǒng)不良反應,如惡心,味覺不敏感,食欲下降,而影響進食量,導致營養(yǎng)缺乏,抵抗力下降,不利于正常組織修復,因此要合理調整飲食,避免單一飲食,保持營養(yǎng)均衡.忌食過冷,過熱,油膩,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進食不宜過飽,過急,宜緩慢進食,使食物得到充分咀嚼,以利于消化吸收,防止快速進食而引起腹痛,腹脹,同時還要保證機體得到充分的水分.
口腔護理
護理人員應使病人保持口腔清潔衛(wèi)生,清除口腔內殘留食物,飯后勤漱口,每天刷牙2~3次.如果出現(xiàn)口腔潰瘍,應每天用淡鹽水或消炎漱口水漱口數(shù)次
溫馨提示:
不明原因的乳暈皮膚水腫、乳頭回縮以及乳房皮膚局限性凹陷等,均需認真查清原因,早發(fā)現(xiàn)和早治療。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