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是不是所有的醫(yī)生都知道摸淋巴結?謝謝.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是不是所有的醫(yī)生都知道摸淋巴結?謝謝.
病情分析:
人體大約有500--600個淋巴結,主要分布在人體的耳前,耳后,頸部,頜下,鎖骨上,腋下(窩),滑車上(肘關節(jié)區(qū)),腹股溝,膕窩(膝關節(jié)后)等皮下淺表部位,另一些則位于較深的鼻咽部,縱隔,腹主動脈旁等臟器區(qū).
1)淋巴結“報警信號”原因
這是因為淋巴結的功能主要通過淋巴管接收人體各部的淋巴液回流,并濾過淋巴液,消滅細菌,病毒,衣原體等,清除附近細胞殘體和其它異物.另外,淋巴系統(tǒng)又常成為癌轉移通道.當細菌,異物或癌細胞通過淋巴結時,淋巴結內的淋巴細胞就會同它們“戰(zhàn)斗”,在“戰(zhàn)斗”過程中淋巴結會發(fā)出腫大,疼痛等變化,這就構成了所謂的“報警信號”.
正常人體淺層的淋巴結只有米粒大小,質軟,光滑可移動,無壓痛,一般不易觸及.如果淋巴結出現(xiàn)腫大,疼痛,質地變硬,不光滑,與周圍組織粘連,或變軟,觸及波動感,甚至破潰等,都是淋巴結病變所發(fā)出的“警報”.
2)淋巴結“警報信號”意義
1. 頸部淋巴結腫大,常是由于顏面部,耳部,口腔,腭咽部炎癥,以及鼻咽癌,口腔癌(唇,舌,頰或牙齦癌),上頜竇癌,甲狀腺癌引起.惡性淋巴瘤也好發(fā)于頸部淋巴結.
2. 頜下淋巴結腫大,多為口腔,面頰部,咽峽部及扁桃體炎癥,或白喉,猩紅熱以及淋巴結自身病變所引起.
指導意見:
多為急性淋巴結炎的初起階段,局部淋巴結腫大,壓痛,有輕度全身不適癥狀,或發(fā)熱頭痛,口干便秘,舌紅.
取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白芷,丹參,赤芍,生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加減:發(fā)于頭頸部及上肢者加升麻9克;發(fā)于下肢者加龍膽草,牛膝各10克.
本方適用于熱邪郁滯.多為急性淋巴結炎的初起階段,局部淋巴結腫大,壓痛,有輕度全身不適癥狀,或發(fā)熱頭痛,口干便秘,舌紅者.
2. 毒熱壅盛型
為淋巴結炎急性期表現(xiàn),患處疼痛,淋巴結粘連成塊,患處中心皮膚有時發(fā)紅,水腫,伴有高熱,寒戰(zhàn),舌紅苔黃.
用連翹15克,金銀花,陳皮,白芷,貝母,乳香,沒藥,天花粉各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加減:發(fā)熱重者加黃芩,黃柏各10克,黃連,桅子各6克;便秘者加大黃8克.
本方適用于毒熱壅盛.為淋巴結炎急性期表現(xiàn),患處疼痛,淋巴結粘連成塊,患處中心皮膚有時發(fā)紅,水腫,伴有高熱,寒戰(zhàn),舌紅苔黃者.
5)“淋巴發(fā)炎”的外治療法
可選用金黃散或黃連膏外敷.若已形成膿腫,應及時切開引流膿液,同時應用抗生素,局部可用九一丹,八二丹(初期)或生肌散,生肌玉紅膏(后期)以促使切口盡快愈合.
以上是對“摸到淋巴結”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淋巴結就像是人體的哨崗.一旦有病原微生物以及機體自身的異常物質入侵,淋巴結里面的細胞先活躍起來,表現(xiàn)在淺表淋巴結就是淋巴結變大變硬,并且部分還會有疼痛感.但是并不是說只要有淋巴結腫大,就一定是腫瘤啊!單純依靠摸一摸體表淋巴結就能診斷出腫瘤,這是不可能的.
指導意見:
醫(yī)生摸淋巴結是一種很基本的診斷技術,說的專業(yè)一點,這算是觸診的一種(臨床大夫的基本臨床技巧有視診,觸診,叩診,聽診和嗅診,這根古代的望聞問切特別相似).所以只要參加過臨床住院醫(yī)師培訓的大夫,這些技巧都是有的.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你的要求.如果有什么疑問,隨時可以給我留言.
病情分析:
淋巴結是全身免疫系統(tǒng)的一部分,很多原因都可引起淋巴結腫大
指導意見:
常見有淋巴結炎,腫瘤轉移至淋巴結等,都可引起相應部位的淋巴結腫大
生活護理:
通常與該科室常見疾病相關的常見淋巴結腫大,該科室的大夫在常規(guī)查體時才會有重點的摸淋巴結
病情分析:
淋巴結是哺乳類動物特有的器官.正常人淺表淋巴結很小,直徑多在0.5厘米以內,表面光滑,柔軟,與周圍組織無粘連,亦無壓痛.當細菌從受傷處進入你的機體時,淋巴細胞會產生淋巴因子和抗體有效地殺滅細菌.結果是淋巴結內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反應性增生,使淋巴結腫大,稱為淋巴結反應性增生.能引起淋巴結反應性增生的還有病毒,某些化學藥物,代謝的毒性產物,變性的組織成分及異物等.因此,腫大的淋巴結是人體的烽火臺,是一個報警裝置.
指導意見:
主要功能是濾過淋巴液,產生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參與機體的免疫反應. 當局部感染時,細菌,病毒或癌細胞等可沿淋巴管侵入,引起局部淋巴結腫大. 如該淋巴結不能阻止和消滅它們,則病變可沿淋巴管的流注方向擴散和轉移.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