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全部癥:血尿
膀胱腫瘤
曾經(jīng)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今天開始住院輸液消炎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手術療法好還是保守治療好?手術治療哪家醫(yī)院最權威?
病情分析:
膀胱腫瘤是泌尿系統(tǒng)中最常見的腫瘤.多數(shù)為移行上皮細胞癌.在膀胱側壁及后壁最多,其次為三角區(qū)和頂部,其發(fā)生可為多中心.膀胱腫瘤可先后或同時伴有腎盂,輸尿管,尿道腫瘤.在國外,膀胱腫瘤的發(fā)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器腫瘤中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在國內則占首位.男性發(fā)病率約為女性的 3-4倍,年齡以50-70歲為多.本病組織類型上皮性腫瘤占95%,其中超過 90% 系移行上皮細胞癌
指導意見:
膀胱腫瘤的治療比較復雜,應根據(jù)不同的病理及臨床過程而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對于表淺的膀胱腫瘤可采用經(jīng)尿道切除(TURBt)或電灼.分化屬于髓以上,分期在T2以內,腫瘤直徑在2厘米以內均是TURBt的適應征.多發(fā)的腫瘤可分次切除.TURBt方法無切口,可反復進行,對病人打擊小,術后恢復快,在當前國內外普遍被采用,幾乎可以取代膀胱部分切除術.國外并有報告TURBt效果優(yōu)于膀胱部分切除術.TURBt總的5年存活率約為70%,只有10%~15%發(fā)展為浸潤性癌而需積極治療.
經(jīng)尿道切除腫瘤后2/3病例發(fā)生復發(fā).目前一般都采用膀胱內藥物灌注作為預防復發(fā).所用藥物常用的有卡介苗(BCG),絲裂霉素或阿霉素等,其中BCG效果最好.過去常用噻替哌,效果不夠滿意,而且有骨髓抑制的并發(fā)癥,現(xiàn)在多不采用.
病情分析:
您好,膀胱腫瘤,男性,72歲
指導意見:
根據(jù)腫瘤分級不同采取不同療法,早期可進行膀胱鏡切除,保留膀胱,術后定期藥物灌洗;中晚期要進行膀胱全切,回腸代膀胱術,以防轉移.這類手術省級醫(yī)院技術都很成熟了.祝您早日健康.
病情分析:
膀胱腫瘤是泌尿系統(tǒng)中最常見的腫瘤.多數(shù)為移行上皮細胞癌.在膀胱側壁及后壁最多,其次為三角區(qū)和頂部,其發(fā)生可為多中心.膀胱腫瘤可先后或同時伴有腎盂,輸尿管,尿道腫瘤.在國外,膀胱腫瘤的發(fā)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器腫瘤中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在國內則占首位.男性發(fā)病率約為女性的 3-4倍,年齡以50-70歲為多.本病組織類型上皮性腫瘤占95%,其中超過 90% 系移行上皮細胞癌
指導意見:
病情分析:
膀胱腫瘤是泌尿系統(tǒng)中最常見的腫瘤.多數(shù)為移行上皮細胞癌.在膀胱側壁及后壁最多,其次為三角區(qū)和頂部,其發(fā)生可為多中心.膀胱腫瘤可先后或同時伴有腎盂,輸尿管,尿道腫瘤.在國外,膀胱腫瘤的發(fā)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器腫瘤中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在國內則占首位.男性發(fā)病率約為女性的 3-4倍,年齡以50-70歲為多.本病組織類型上皮性腫瘤占95%,其中超過 90% 系移行上皮細胞癌
指導意見:
病情分析:
膀胱腫瘤是泌尿系統(tǒng)中最常見的腫瘤.多數(shù)為移行上皮細胞癌.在膀胱側壁及后壁最多,其次為三角區(qū)和頂部,其發(fā)生可為多中心.膀胱腫瘤可先后或同時伴有腎盂,輸尿管,尿道腫瘤.在國外,膀胱腫瘤的發(fā)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器腫瘤中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在國內則占首位.男性發(fā)病率約為女性的 3-4倍,年齡以50-70歲為多.本病組織類型上皮性腫瘤占95%,其中超過 90% 系移行上皮細胞癌
指導意見:
【治療措施】
膀胱腫瘤的治療比較復雜,應根據(jù)不同的病理及臨床過程而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對于表淺的膀胱腫瘤可采用經(jīng)尿道切除(TURBt)或電灼.分化屬于髓以上,分期在T2以內,腫瘤直徑在2厘米以內均是TURBt的適應征.多發(fā)的腫瘤可分次切除.TURBt方法無切口,可反復進行,對病人打擊小,術后恢復快,在當前國內外普遍被采用,幾乎可以取代膀胱部分切除術.國外并有報告TURBt效果優(yōu)于膀胱部分切除術.TURBt總的5年存活率約為70%,只有10%~15%發(fā)展為浸潤性癌而需積極治療.
經(jīng)尿道切除腫瘤后2/3病例發(fā)生復發(fā).目前一般都采用膀胱內藥物灌注作為預防復發(fā).所用藥物常用的有卡介苗(BCG),絲裂霉素或阿霉素等,其中BCG效果最好.過去常用噻替哌,效果不夠滿意,而且有骨髓抑制的并發(fā)癥,現(xiàn)在多不采用.
(1)膀胱內注射BCG的治療方法:國內目前一般采用BCGl20mg(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和生理鹽水50毫升經(jīng)導尿管注入膀胱,保留2小時,初時每周一次,共6次.以后每月一次,堅持2年.國外所用BCG有屬于Tice,巴斯德,Moreau及Connaught等不同菌株.菌株不同及劑量不同可能對療效有影響.姚慶祥等報告(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87,8:158)36例用BCG膀胱內注入預防復發(fā),平均隨訪18.4個月,僅有2例分別在20個月和24個月復發(fā).梅驊等報告(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87,8:28)43例(用廣州生物研究所生產的丹麥l號菌株)平均隨訪時間23.44月,2例復發(fā).Brosman報告53例,平均隨訪21個月,4例復發(fā).
此外,給藥方法尚有皮膚劃痕法和病灶直接注射,但目前已不被采用.
國內孟莖等建議用小劑量BCG(巴斯德菌株的2號菌株,每毫升約含菌數(shù)2×10)1毫升或短棒菌苗(北京7627)2毫升(孟莖等,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87,7:23)兩者都是一個月一次,不間斷地灌注.腫瘤復發(fā)率也很低(約15%).因為劑量小,并發(fā)癥也很輕,是值得重視的.
膀胱內BCG灌注治療膀胱原位癌效果也很好.張德元等報告7例(中華泌尿外科雜志1987,8:264),其中6例灌注3個月后活檢證明無腫瘤.Herr報告47例膀胱扁平原位癌,用巴斯德菌株Bcg120毫升加生理鹽水50毫升,每周1次,共6次(其中有23例同時給皮內BCG),總的效果是在6年32例(68%)已無腫瘤.
所以,BCG膀胱內灌注顯然能降低膀胱腫瘤的復發(fā)率,能使一部分病人免于受膀胱切除的手術或推延手術時間.
BCG膀胱內灌注的并發(fā)癥據(jù)Lamm,收集1278例的分析,91%的發(fā)生膀胱炎,發(fā)熱39.4度以上者占3.9%,肉芽腫性前列腺炎1.3%,BCG肺炎或肝炎0.9%,關節(jié)炎及關節(jié)痛0.5%,需要導尿或輸血的血尿占0.5%,皮診0.2%,低血壓0.1%,血細胞減少0.1%.按國內外其他報告,尚有少數(shù)并發(fā)癥如肉芽腫性腎腫塊尿道周圍肉芽腫及膿腫等.后者常由于不用導尿管而直接向尿道注入BCG有關.
BCG膀胱內灌注的作用機理目前有定論,有人認為可能是一種炎癥反應,因為其療效與膀胱刺激癥狀成正比,也有人認為是一種非特異性的免疫反應.有報告指出在應用BCG膀胱內灌注療法時,若純蛋白衍生物(PPD)皮膚試驗由陰性轉為陽性或膀胱內出現(xiàn)肉芽腫時,療效常常良好.膀胱內BCG灌注后臨床及動物實驗上可以見到膀胱壁內有以淋巴結構為主的圓形細胞浸潤,浸潤范圍由粘膜層延至肌層,這也說明對一些淺肌層浸潤的膀胱腫瘤,BCG治療也有效,現(xiàn)在認為BCG引起的炎癥可激活巨噬系統(tǒng)及T細胞繁殖.巨噬細胞吞噬BCG及腫瘤細胞后可刺激經(jīng)BCG致敏的T淋巴細胞而產生白介素2(interIenlcin2 IL-2)后者能激活T前驅細胞繁殖而產生對腫瘤有特異殺傷能力的T細胞,誘發(fā)腫瘤特異性免疫.Merguerian報告膀胱內灌注小劑量BCG60毫升加工IL-23500單位治療膀胱腫瘤13例,效果可與大劑量BCG相比擬,但BCG用量小,故膀胱反應不嚴重,此法亦即利用外源性的IL-2以刺激有特殊功能的T細胞增殖.
(2)Netto提供口服BCG方法:依照皮膚反應(如PPD,PNCB等試驗)程度“無”,“中度”,“顯著”三種,分別口服液體BCG800,400,200毫升,腫瘤復發(fā)率僅為6.2%.后來又以同法治療10例有肌層浸潤的膀胱腫瘤,結果7例腫瘤消失,亦無毒性反應.但目前只此一家報道,病例尚不夠多.
(3)絲裂霉素膀胱內灌注:目前認為較理想的劑量為40mg溶于40m1水中,經(jīng)導尿管注入排空的膀胱,每15分鐘變體位一次,共2小時.每周灌注一次,共8周.以后每月一次,共一年.本藥分子量大于200,不為膀胱粘膜吸收,如膀胱無創(chuàng)面或已經(jīng)愈合則無全身反應,副作用主要為接觸性皮炎,灌注藥后即沖洗局部可避免.
(4)阿霉素膀胱內灌注:50mg阿霉素溶于50m1生理鹽水中,TURBt后即灌注入膀胱內,保留30分鐘,單次應用,半年后復查膀胱鏡.亦有在TURBt后1周~2周作膀胱灌注,每周一次共4次,以后每周一次共一年.實驗證明,在圍手術期膀胱內灌注阿霉素,血內濃度極低,不會引起全身反應.但從治療和預防看來,效果均不夠滿意.
上述各種膀胱內化療之法可以用于治療腫瘤,但時間長,不如用TURBt方法迅速,故目前主要用于TURBt以后預防復發(fā),但各種預防復發(fā)之法又以BCG膀胱內灌注效果最佳.
(5)激光療法:局部消除表淺膀胱腫瘤的方法除TURBt外,尚有用激光治療或激光血葉啉衍生物(hematophyrin derivative,HPD)光照療法,有一定療效,江魚等報告使用YAG激光治療50例185個腫瘤治愈率95.13%,7例復發(fā)(11.8%).激光照射量以50瓦5秒的光速作為煊單位,每一腫瘤約需20~50單位,腫瘤大小為1.5厘米~5厘米,數(shù)量為2個~8個,位于膀胱前壁,頸部及頂部的腫瘤照射困難,有2例激光照射后膀胱出血,需輸血400m1.另外Na:YAG激光功率如大于50瓦,穿透力強,照射過量則會引起膀胱穿孔.
激光血卟啉衍生物光照療法如下特點:血卟啉衍生物易被惡性細胞吸收并貯存時間較長久,經(jīng)激光照射后可毀滅瘤細胞,但需用的激光能量少得多.用法為經(jīng)靜脈注射HPD5mg/kg體重,24小時~72小時后經(jīng)膀胱鏡放入激光光導纖維進行腫瘤照射,所用激光為冠離子染料激光,為紅色激光,最大為910毫瓦,光端示端功率為100~500毫瓦,達應庚等報告9例20個腫瘤中18個完全消失,隨診9—12.5個月,有3例復發(fā).曾祥福等報告10例效果亦相似.Benson認為本法最宜于治療膀胱原位癌,報告4例治愈,本法一個缺點是病人在治療后需避光一月,否則發(fā)生光敏性皮炎,面部色素沉著長期不退.
應用YAG激光或血卟啉衍生物激光照射療法是一個新的嘗試,是一種不出血的切除方法,避免手術播散瘤細胞而增加復發(fā)的機會.但激光設備復雜,費用也較高,目前未能廣泛推廣.
對于有肌層浸潤的膀胱腫瘤,單純TURBt效果很差,最好的5年存活率為40%,近年HERBt報告45例被認為適用于保守方法治療的(指TURBt加膀胱內BCG灌注),每次經(jīng)尿道徹底切除膀胱內不正常部分并作膀胱內藥物灌注,每次切除要進行嚴格的分期.這些病人隨診3年~7年,平均5.1年,保留膀胱功能的有30例(67%),其中9例無瘤存活,2l例需反復作TURBt/及膀胱內藥物灌注.治療失敗的15例中,11例做了膀胱切除,4例帶轉移瘤存活.HERBt的經(jīng)驗指出,在不斷的再分期中可以分出一組沒以經(jīng)常肌層浸注的,適于用保守療法以保留膀胱功能的人.
(6)膀胱部分切除術:本手術較簡單,能保留膀胱功能,易為病人所接受,但適應癥范圍甚窄,只適宜于A單發(fā)的,不能經(jīng)尿道切除的較大腫瘤;B腫瘤以外的膀骯粘膜多處隨意活檢顯示無原位癌及無上皮發(fā)育異常的改變,同時要注意前列腺尿道亦無病變;C要能切除距腫瘤2厘米的正常粘膜.也有人主張術前加放射治療10~12Gy(1000~1200rad)以防傷口內腫瘤細胞種植(約占膀胱切開手術的10%~20%).本手術總的5年存活率為48%,其中A期100%,B1期67%,B2期37.5%.故本手術應限于B1期以內為宜.在有腔道內設備條件下,應用本手術的機會較少.
以上所述均為保留膀胱的手術.在治療后初時病人應每3個月進行一次膀胱鏡檢,2年后每半年一次,以后可根據(jù)情況適當延長檢查間隔.青少年移行上皮癌的生物特性不同于老年人,絕大多數(shù)為低期低級的無浸潤腫瘤,很少復發(fā),故不必作過多的膀胱鏡檢,治療方面應多考慮保留膀胱的手術.
全膀胱切除術適用于復發(fā)快,每次復發(fā)腫瘤的期/級上升,或腫瘤以外的上皮已有發(fā)育不良或原位癌的膀胱腫瘤,也可以結合腫瘤細胞表面ABo(H)抗原有喪失來考慮.
生活護理:
吸煙與膀胱腫瘤
國外學者對吸煙與膀胱腫瘤的發(fā)病關系進行了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男性的年平均發(fā)病率大約是女性的3倍,吸煙者膀胱癌的死亡率大約是不吸煙者的兩倍.
溫德等人報告,以前吸煙者戒煙后七年發(fā)生膀胱癌的危險減少至接近不吸煙青.他們估計膀胱癌患者中40%的男性與31%的女性可能由吸煙引起.胡佛等人研究報告:隨著接連出生的人群中吸煙的人的增加,膀胱癌的發(fā)病率也在增加,某些職業(yè)性污染與膀胱癌的危險性增大有關.染料,橡膠,皮革,印刷,油漆,石油和其他有機化學行業(yè)有特殊的危險性,其共同特點是存在芳香胺,也就是說,吸煙與職業(yè)性污染一起對膀胱癌的發(fā)生有加成作用.
以上是對“膀胱腫瘤采取什么療法最好”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膀胱腫瘤的治療比較復雜,應根據(jù)不同的病理及臨床過程而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腫瘤直徑在2厘米以內用經(jīng)尿道切除,經(jīng)尿道切除腫瘤后,一般都采用膀胱內藥物灌注作為預防復發(fā).所以應先手術.
指導意見:
可到正規(guī)醫(yī)院,根據(jù)你的具體病情,找專業(yè)的泌尿外科專家治療.
溫馨提示:
飲食營養(yǎng)是維持生命,保持健康的物質基礎,在很大程度上飲食對機體的機能和狀態(tài)有重要的影響。
看病 男科 婦科 癲癇 性病 養(yǎng)生 新聞 白癲風 牛皮癬
就醫(yī) 疾病信息 健康經(jīng)驗 癥狀信息 手術項目 檢查項目 健康百科 求醫(yī)問藥
用藥 藥品庫 疾病用藥 藥品心得 用藥安全 藥品資訊 用藥方案 品牌藥企 明星藥品
有問必答 內科 外科 兒科 藥品 遺傳 美容 檢查 減肥 中醫(yī)科 五官科 傳染科 體檢科 婦產科 腫瘤科 康復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環(huán)境 皮膚性病 營養(yǎng)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養(yǎng)生 醫(yī)院在線